
尼日尔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,地下蕴藏着大量石油,但由于技术问题线下炒股配资网站,一直无法自行开采。2003年,中国石油公司进入尼日尔,提供了资金和技术支持,帮助建设了阿加德姆油田,并铺设了长达2000公里的输油管道。到2011年,津德尔炼油厂也顺利建成。经过多年的合作,尼日尔的石油产量从零突破,达到了每天九万桶,九成以上的贡献来自中国。中国的投资也十分可观,单单这项投资就达到了50亿美元,相当于尼日尔两年的GDP。
这一合作带给了尼日尔不少好处。油价稳定了,加油站不再排长队,外汇储备也得到了改善。几千人直接在油田和炼油厂工作,间接带动了运输和餐饮行业,数万人因此受益。周边的井水项目、学校和诊所的建设也大大改善了当地的生活条件,整体经济有了起色。
展开剩余83%然而,本应是双赢局面的合作,随着军政府的上台,局势发生了改变。2023年7月26日,尼日尔发生政变,阿卜杜勒拉赫曼·奇亚尼发动政变,推翻了总统穆罕默德·巴祖姆,自封为“救国委员会”主席。上台后,他迅速采取了一系列大胆的行动,首先驱逐了法国驻军,关闭了法国在尼日尔的基地,并开始寻求与俄罗斯和土耳其的合作。同时,他继续与中国保持良好的关系,2024年4月签订了四亿美元的原油销售协议,帮助军政府解决财务困境。
然而,尼日尔的外汇储备已经所剩无几,只够支付两个月的进口费用。由于国库空虚,奇亚尼政府开始将目光投向了中资企业,试图从中获取更多的利益。根据原有协议,石油收益的分配是中国占85%,尼日尔占15%。但军政府希望重新谈判,将分成比例调整为70%和30%。虽然油田、管道和炼油厂的建设风险和技术都由中国承担,但他们显然不满于目前的分配比例,想从中获得更多的好处。
2025年3月13日,军政府下令驱逐三名中国高管,分别是中石油、西非石油管道公司和津德尔炼油厂的负责人。政府给出的理由是薪资差异过大,中国员工的月薪高达8000多美元,而本地员工仅为1200美元,差距过大。此外,还指责中国人占据了大部分管理岗位,而本地人则只能从事基层工作。
这其实在全球石油行业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,高管和技术骨干往往来自外部,承担设计、维护等高技术工作。而本地员工的薪资虽然相对较低,但已经远远超过了普通家庭的收入水平,足以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。尼日尔政府的抗议看似合理,但实际上他们忽略了技术差距和人才培养的问题。
与此同时,尼日尔政府还冻结了炼油厂的银行账户,并关闭了一家中资酒店,声称存在税务和歧视问题。实际上,这家酒店是为石油项目员工提供服务的,价格较高也符合国际标准。从政府的这些行动来看,显然是为了争取更多的控制权和资金,而非单纯的劳资纠纷。
政变后的尼日尔军政府,试图通过加强本地化就业和控制资源来稳固政权,但这一策略的执行过于急功近利。石油业的高度依赖中国技术,这使得他们在赶走中国专家后,短短几个月内,阿加德姆油田的日产量骤减,下降幅度接近70%。炼油厂设备因无人维护而停摆,本地操作员无法上手。尼日尔原本依靠石油出口获得大量外汇,但由于国内石油产量大幅下滑,甚至连自用的柴油都要从邻国高价进口,进口成本飙升。黑市油价也随之暴涨,油价三天内涨了三倍,造成了严重的社会不稳定,失业潮席卷而来,成千上万的石油工人失业,纷纷走上街头要求恢复工作,警察则用水炮驱散抗议人群。
到了5月24日,军政府宣布要终止所有四年以上工龄的外籍员工合同,影响人数众多。到6月,整个石油产业几乎陷入瘫痪,产量剩下不到三成。邻国马里和布基纳法索曾经依赖尼日尔的石油,现在也开始转向其他国家采购。尼日利亚虽然口头上表示支持,但实际上通过关闭管道阀门,减少了尼日尔石油的流入量。国际投资者纷纷撤资,使得尼日尔的经济雪上加霜。
在这一系列的混乱中,尼日尔军政府最初的目标是通过石油出口来增加外汇收入,但由于缺乏稳定的合作关系和经济基础,导致国库仍然空虚,外汇储备不足,连基础的药品和粮食都无法及时进口,经济困境加剧。
根本问题出在军政府政策的改变上。奇亚尼上台后的两年,安全形势并未得到有效改善,反而加剧了。伊斯兰武装袭击油田,叛军破坏管道,国际社会的制裁也使得援助大幅减少。2024年,中国提供的四亿美元预付款本是为了应急,但现在军政府却试图推翻协议,要求补税和进行更大范围的本地化,这忽视了技术门槛和本地工人的培训问题。专家和技术人员的撤离,导致尼日尔石油业陷入瘫痪。
到2025年8月,中国几乎停止了对尼日尔Meleke原油的采购,双方的关系急速降温。中国在尼日尔的投资面临着巨大的挑战,政治不稳定是主要原因。尼日尔的军政府在试图寻求新合作伙伴时,依然面临着风险高、回报不确定的困境。马里、布基纳法索等国也纷纷限制中资企业的活动,理由同样是工资不公和资源控制问题。
中国在非洲的投资虽大,但政治变化的速度太快,任何战略都需要防范风险。未来,尼日尔是否能从这场困局中恢复过来线下炒股配资网站,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。军政府的短视决策和资源民族主义让尼日尔付出了沉重的代价。希望他们能从这次教训中吸取经验,避免再次走上失败的道路。
发布于:天津市亿鑫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